高级检索

1987年 第11期

摘要:
文章指出村庄下压煤是当前煤炭生产建设中一个量大面广急需解决的难题,今后要总结经验,搞好试点,制订政策,做出规划,拟出压煤开采的技术途径。
摘要:
总结我国立井施工状况,指出控制井筒涌水量10m~3以下,发展混合作业和机械化配套的三个方向。
摘要:
在福建泉州召开的全国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会议上,除总结交流了不稳定煤层开采经验外,还探讨了我国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了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进展动向,将部分论文摘登如下:
摘要:
介绍了U型钢拱型支架架设新工艺的试验过程及取得的效果。
摘要:
介绍单绳悬吊施工箕斗硐室吊盘,双绳双动滑轮悬吊金属模板,吊盘悬吊绳兼作稳绳和两种不同悬吊绳作稳绳等四种方法。
摘要:
介绍鹤岗新一矿立井利用永久井塔凿井的工艺、施工顺序、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摘要:
广东梅田矿务局建井队承建红星立井,取得平均月成井62m,最高月成井89m的成绩。该井净直径5.2m,掘进直径5.9m,井深320m,用5.2个月施工完毕。该井采用激光指向,8台凿岩机同时打眼,炮眼深度1.4~1.6m,实行分区、定人、定钻打眼包干作业,每班完成一个循环,进尺1~1.2m,一天成井3~3.5m,浇灌一次
摘要:
总结两个立井掘砌和凿井设备的使用经验。
摘要:
介绍了井下安装大型绞车,对滚筒进行切割与焊合的技术经验。
摘要:
介绍了KYGG-12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开关柜的性能。叙述了该开关柜所采用的失压保护、操作过电压保护、高压漏电保护、过流及短路保护。
摘要:
本文介绍的接地漏电巡回检测器设计中采用了中规模CMOS集成电路,最大检测容量为26路。
摘要:
本文介绍了滤板制造的主要原料为改性的聚丙烯,及其制造工艺。
摘要:
介绍了DZ-1型数字直流电法仪的性能、用途及其主要工作原理。该仪器使用了瞬时浮点放大技术和微机技术,其仪器性能、功能和精度都有了提高。
摘要:
本文论述了液压系统液压油污染的几种检测技术,对一些检测原理及检测仪器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和研究。
摘要:
分析立井溜灰管下混凝土浇注井壁产生离析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摘要:
本文从勘探程度井型和开拓方式、采煤方法等几方面探讨了不稳定煤层的开采问题。
摘要:
本文是以该厂的主要产品几种难度较高的铸件为例,说明改为结构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摘要:
本文给出了降落漏斗型失水地层,导致地表下沉系数大于1,这种现象理论上的解释和地表移动计算方法。
摘要:
通化矿务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了KGCK-150/35~210-KB隔爆型快速/常规充电机。该机在开滦、徐州和抚顺矿务局进行了工业试验,性能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1982年11月由煤炭工业部和吉林省共同主持了鉴定,并由通化矿务局整流设备厂定点生产。
摘要:
DFSⅦ型分散式系统地震仪最重要的相同元件就是地面设备。所有系统都有完全相同、可通用的地面设备,这种相通性可以在任何一种地震勘探方式下交互使用所有的记录和地面设备。
摘要:
在苏联和其他国家煤炭工业中,对缓斜厚煤层一般采用下行分层开采法(分2~3层)开采。分层开采时,以厚0.5~1m的顶煤作为下分层的顶板,丢煤多,有发火危险,巷道掘进量大,设备拆装工作和防火需要附加费用。莫斯科近郊煤炭科学研究所改进了缓斜(
摘要:
西德煤矿在大断面金属支架巷道施工中,多采用支架安装工作平台进行支护,每次可架设支架3~4架。可在钻爆法或在掘进机巷道中使用。考察了西德鲁尔矿区渤鲁塔尔矿,在22m~2巷道中采用单臂液压钻车(炮眼深3.5m)凿岩,1m~侧卸式装岩机装岩,支架安装工作台支护,平均日进10m,工效4.8m~3。现有的支架安装工作台驱动装置可分为风-液和电-液两类。主要装置为工作台、支架安装机、牵引小车及导轨4部分。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摘要:
陕北神木侏罗纪煤田航空遥感地质试验研究由航测遥感公司承担的“陕北神木侏罗纪煤田航空遥感地质试验研究报告”,于1987年5月底在西安通过了评审。该课题重点研究了煤田烧变岩地质特征。对烧变岩地面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试,为在遥感图象上解释圈定烧变岩分布范围和自燃边界提供了依据。研究确定彩红外摄影图象为本区圈定煤层自燃边界的最佳片种,并依此对全区煤层自燃边界进行了圈定和验证,肯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靠